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大学生5篇-金沙澳门官网
写心得体会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要将自己的内心想法直观的表达出来,心得体会是一项记录个人内心感悟的重要工具。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大学生5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明确规划和部署,强调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__强调,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改革的关键阶段、问题的显现阶段、矛盾的多发阶段,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完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黑天鹅”“灰犀牛”。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__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在领导脱贫攻坚的实践中,以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这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__深刻阐述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这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__科学指引脱贫攻坚的前进方向,在脱贫攻坚初期,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在脱贫攻坚中期,要求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脱贫攻坚后期,强调防止脱贫摘帽后松劲懈怠,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保护生态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__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大学生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2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高度,这块木板就是这只桶的短板。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七个月时间,党员干部要奋发有为,努力当好短板“精补师”。
精确测量,把“底数”摸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存在的短板可能完全不一样。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一线,切实把本地的短板搞清楚。要对短板进行精确测量,把“长度”“宽度”“厚度”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除了在上学、医疗、住房、饮水等许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共性短板外,各地还存在区域性短板,是“短板中的短板”。比如有的地方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有的地方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等条件薄弱;有的地方发展滞后、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不管是什么情况,只有做到底数清,才能确保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精心挑选,把“材料”备好。对于短板的缺口,要认真进行研究,首先要搞清“材料”,缺什么就要用什么“材料”来补;要根据需要的成色、硬度、密度等参数,对“材料”精挑细选,确保匹配,用狗尾续貂式的材料滥竽充数,是经不起检验的,肯定会烂得快,不经久耐用,很快成为下一阶段的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要备好“真材实料”。要把人才的“材料”备好,把“会念经”的外地“和尚”请进来,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人才;要把产业的“材料”备好,精心培育和扶持就业容量大、增收致富效益好、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把本地的“小木耳”做成“大产业”;要把作风的“材料”备好,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领头羊”作用。
精准施策,把“缺口”补牢。补短板是一项技术活,必须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要舍得出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要力度正合适、尺寸刚刚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丝合缝;要将短板补得精细、补得牢靠,确保无毛刺、无瑕疵、不漏水。在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方面,要把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的最后堡垒;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要着眼民生福祉,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要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对补好的各种短板,要反复“试水”,查漏补缺,确保很精密、管长远。
时不我待,战鼓催征。党员干部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当好短板“精补师”,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大学生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在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全面小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今年,青海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立下的军令状。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军令如山倒,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我们立下的军令状,交出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的政治高度认识行动方案、理解行动方案、落实行动方案,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关系,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奋力谱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海答卷。
“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奔“小康”,有方向。行动方案提出“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总体要求,并且聚焦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确定7大类32项重点任务,同时梳理了160条“四实现”集中攻坚台账,都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迅速行动,围绕总体要求真抓实干。“一脱贫、两翻番”目标虽然已经实现,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进步仍存在各种短板,需要我们逐条分析短板弱项、逐条强化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责任落实,全面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任务,用行动兑现庄严承诺。
要凝心聚力打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32项重点任务。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聚焦重点任务,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整体与局部协调、硬件与软件统筹、定量与定性结合。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作表率是交出青海答卷的关键。制定一个好的行动方案不容易,确保好方案落地生根更不容易,领导小组要当好顶梁柱、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领头雁、党员干部要当好主心骨、相关职能部门要当好助推器,以领导力来带动执行力,让行动方案真正行动起来。
大学生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冲刺阶段,《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行动方案》为我们决胜冲刺做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写好任务书。《行动方案》所确定的“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总体要求,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对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标准,充分考虑我省现实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部署调度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各地各部门首先需要把握和领会好总体要求,以总体要求为行动指南,挂图作战,迅速行动,全力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
我们要牢牢把握“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的现实意义。“一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两翻番”是建成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和硬性约束;“四实现”结合了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要求,必将有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充分、均衡发展,使我省小康社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更可持续。可以说,以“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为总体要求的《行动方案》,既落实全国总体部署,又体现地方特色;既全省统筹推进,又分区分类指导;既看量化指标,也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进一步拓展从单纯强调总量速度到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外延,进一步增强从主要涵盖定量指标到定性、定量指标并重,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认可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要围绕总体要求真抓实干。补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从工作进展的情况看,到去年底,我省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相比,都已实现翻番目标,“一脱贫、两翻番”目标已经实现。现在看,补短板的重点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进步的“四实现”上。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公共服务是突出短板,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_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题;生态环保是重大责任,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准发力、科学施治、依法推动,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顺应各族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社会进步是现实需求,我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抓手,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力、承载力、带动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体要求是我们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向,我们要围绕总体要求、聚力硬性任务、补齐短板弱项,拼尽全力冲刺,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让梦想变为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重要的是“全面”。那你知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感悟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感悟5篇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学生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5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20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国上下,必须勠力同心,齐心协力,补齐短板,打赢这场硬战。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的衡量标准,不宜再作调整。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繁重,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底子薄弱。贫困地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状况较差,很多地方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此外,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有待进一步防控和化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
篇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总结承诺如金,战鼓催人。距离脱贫攻坚收官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决心,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走好“落实”“扎实”“监督”三步棋,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走好“落实棋”。脱贫攻坚,靠的是意志,拼的是执行力。是一件要用“非常之力”,才能达到成效。因此,就要落实好责任,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真正沉下去,夙兴夜寐,真扎实干,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签下“军令状”,明确自己的责任,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基础。
走好“扎实棋”。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最需要的就是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到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六个精准”核心要义,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具体要求,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找准症结把准脉,真正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栽下“摇钱树”、捧上“金饭碗”。同时,还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决杜绝“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走好“监督棋”。要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就需要监督检查来护航。要监督好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层层下拨导致的“雁过式拔毛”的现象出现,要保证扶贫资金落实到位,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扶贫资金,防止脱贫变成空中楼阁。要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明查暗访,要更加关心关爱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
惟其如此,才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如期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