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5篇-金沙澳门官网
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将心得体会写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领悟时,应当好好的记录一篇体会,无忧文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篇1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能够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应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面临更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五个并存”。
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硬约束趋紧并存。影响需求增长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另一个是消费升级,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同时,耕地、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要减少耕地600万亩—700万亩,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还要挤压农业用水空间。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要适度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并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而消费升级较慢,出现过短暂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这种供求格局已经改变。从总量看,现在已经有缺口,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到20__年,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左右,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和95%的基本自给率,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每年粮食至少要增产200亿斤。从结构看,现在一些品种缺口较大,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进口大豆超过6000万吨。有限的资源就摆在那儿,增加谷物种植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作物种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这种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台“四补贴”、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解决粮食效益低的问题,但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这些年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在上涨,特别是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农忙时节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请不到人,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很难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二三百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几天工”。这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篇2
坚决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所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虽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耕地的账面数字有所增加,但耕地还是那么多,产能也还是那么多,实际并没有增加。对此,必须有清醒的“红线意识”,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农民可以非农化,耕地决不能非农化。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有地可种”。集中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资金,大力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国要新建8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紧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这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近10年,我国粮食亩产提高69.6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70%。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更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加快筛选应用一批适宜本地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继续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抓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扎实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一步发挥农机在科技兴粮中的载体作用。
坚持不懈强化完善惠农政策。这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最主要的还是政策好,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今后在完善强化政策的同时,要在狠抓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继续落实好“四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加快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调动主产区生产积极性。落实好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水平合理,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解决“谁来种粮”、发展现代农业的应对之策,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鼓励和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供种育苗、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等服务,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篇3
粮食,是我们每一个人天天接触到的东西,如米饭、包子、面包、油条等,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东西,人吃了就会有力气;是维持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几天不吃就会饿死。然而,现在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人口数量却越来越多,我们必须珍惜粮食。想想我以前,哎!真惭愧。
那是一天的早上,妈妈在万利隆给我买了一袋“胡萝卜营养棒”面包。那袋面包一共有六个,每一个面包都烤的金黄,上面零星地撒了一些胡萝卜小丁,好像镶嵌了一颗颗红宝石,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马上拿出一个面包,仔细地看了看,这种面包最大的特点是面包中间有奶油。我因为没见过,所以吃得很快,一直吃到吃不下为止,那袋面包也只剩下三个了。我把它们重新扎好放进书包里,等到饿了再吃。
那袋面包就在我的书包里睡大觉,直到中午放学才被我拿了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拿出一个面包,塞进嘴里,一股油腻腻的奶油味突然充满了我的嘴巴,我觉得十分恶心,赶忙吐在了垃圾桶里,心想:“这面包在早上是那么好吃,可是到了中午却十分难吃。难道是我吃腻了吗?”我只好把那一袋面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他们尝了也说不好吃,我只好把那袋面包丢了。
偶然的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组反映非洲饥民的照片,心中不由一酸:“他们真可怜,要是我那天的面包能给他们吃,就不会饿死一些人了。”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有浪费粮食。
珍惜粮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让我们一起从身边做起,不浪费这宝贵的粮食。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篇4
古往今来,足食都是治国安邦的首善大举。古人讲,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取得了举世称赞的成就,现在,我国已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们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丰富内涵。
把握战略立足点,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粮食有缺口是客观现实,需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但十几亿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讨饭吃过日子,我们的饭碗要主要装自己的粮。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市场调剂空间有限。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仅有5000亿斤—6000亿斤,不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大米贸易量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4,既不够我们吃,也不可能都卖给我们;另一方面,大规模进口不可持续。如果我国长期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会影响我国与一些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把握战略着眼点,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序。我国耕地就这么多,需求又那么大,必须有保有压、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首先是“保口粮”。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品种,全国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40%的人以面食为主。这就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水稻和小麦生产,水稻面积要大体稳定在目前的4.5亿亩以上,小麦面积大体稳定在3.4亿亩以上。其次是“保谷物”。保谷物主要是保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三大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的90%左右。稻谷和小麦作为口粮品种要保,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近年来需求增长最快,也要保。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5.45亿亩,应保持基本稳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心得体会篇5
我是粮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20xx年调入新单位。在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安排下,我和同志们一起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业务技能学习。重点学习了《粮食行政执法实用手册》上下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三本书,在学习中,我作了读书笔记,并就一些疑难问题请教了单位的老同志,然后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粮食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目前的粮食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定。逐步理解和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关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的`行政执法职能。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认真落实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国家粮食调控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粮食行政执法实用手册》一书中,我主要学习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基础理论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实务两大块内容以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依据。
通过第一篇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什么叫行政执法(包括行政执法的特征及种类以及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执法的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什么是行政执法的主体以及行政执法的特征和种类。接着我们又学习了行政执法的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行政执法监督(层级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通过第二篇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程序,明确了我们粮食行政职能部门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两个抓手,一是执行宏观调控的载体,包括企业和市场。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包括发挥载体调控作用的机制和市场监管的机制。
认识到新时期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意义有以下五点:
一、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保护种粮农民、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打击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国家粮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三、保障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
四、保证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的真实,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
五、检验粮食流通法律、法规、政策效果和反馈完善政策的建议。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粗浅的体会。我愿和同事们一道继续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行政执法技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为下一步尽快的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