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期最新审定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卷)] -金沙澳门官网
___________ 镇 学校:___ 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密 封 线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最新审定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得 分 一、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崩塌(tā tà) 了解(jiě jeǐ) 眼睑(liǎn jiǎn) 床铺(pū pù) 榨(zhàzhài)油 召集(zhāo zhào) 二、根据句子所强调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写一个“字”的词。(4分)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脚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 ) (2)在山上定点、测绘,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谷。 ——山( ) (3)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瓜( ) (4)(上面)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雷声(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2分) 缩句: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2分) 改为陈述句: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2分) 仿写:
(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2分) 改为夸张句:
(5)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2分) 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6)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道。(2分) 四、日积月累。(8分) 1.按要求写诗句。(6分) (1)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传统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名言。(2分) (1)周恩来总理为国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心爱的祖国和人民。
(2)陆游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 棺。”这诗句是他用来自勉的,但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五、下面的句子中是否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 b.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许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 c.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 d.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 六、综合展示厅(10分) 1.根据语境把诗句补充完整。(5分) 春天悄悄地来了,站在小河边,看见鸭子在快乐地戏水,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________________”。河边,柳树发出了新芽,真是“碧玉妆成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______________”。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斗艳,风儿带来缕缕幽香,真是“等闲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春”。
2.语言运用。(5分) 明明这个周六想与同学们一起去体育馆观看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为自己的好朋友涵涵加油。可是他担心妈妈不让他去。请你帮助明明,用充足的理由说服妈妈,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gēng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显现出现出没)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仿写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山 雨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 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咚——叮——咚……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2分) 一( )歌谣 一( )岩石 一( )树叶 一 ( )音符 2.读选文第5自然段, 理解填空。(4分) 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 美。 3.选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2分)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5.默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3分) 八、作文(30分) 这次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之前首先要学会审题,一是要求写“成长”过程中的人与事,二是要求写出“滋味”,也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次作文可以写一件,也可以写多件事。写一件事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具体,写多件事要注意有详有略;在写作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教训、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发等。
最新审定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tā jiě jiǎn pù zhà zhào 二、(1)美 (2)险 (3)甜 (4)响 三、(1)村民过桥。(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示例:花儿绽放笑脸,快乐地迎风招展。 (4)示例: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5)江南大地被春风吹绿了。春风把江南大地吹绿了。(6)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友谊。
四、1.示例:(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忘忧国 五、a √ b × c√ d√ 六、1.水暖鸭先知一树高绿丝绦东风面万紫千红 2.示例:妈妈,这个周六体育馆要举行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我的好朋友涵涵也参加了比赛,我想和班上的同学们一起去为他加油助威。
七、(一) 1.擎 bèn gēng dǎo 出现 投向 2.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3.比喻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4.(1)广场汇集队伍 (2)舞台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博得了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
5.反映了人们当时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二)1.曲块片个 2.奇妙无比的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声音3.雨前—雨中—雨后 4.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