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金沙澳门官网 >  书信文档 >  公证书 > 内容

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沙澳门官网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1:54     阅读:次


  摘要: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部分,其突出表现一是普及率低,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不仅与城镇学前教育普及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学前教育普及目标之间存有较大差距;二是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实际效益低,并在与学前教育质量相关的诸多方面,如专任教师数量、专任教师学历,师幼比等方面存在不足和欠缺。基于上述问题,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要着力实现量的普及与质的提高的双重突破。
  关键词: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173-04
  2010年教育部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规划纲要》,下文同),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的发展要求,并将“提高质量”作为《规划纲要》“二十字”工作方针中的重要内容。可见,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有质量保证的普及是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然而,上述内涵对普及步伐比较缓慢的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而言极富挑战。
  一、学前教育普及率低,普及任务艰巨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应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农村幼儿合计大约为3014万。[1]而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幼儿园在园(班)幼儿为10478419①人,仅占应入园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表明2006年我国还有近2000万农村学前儿童无法接受学前3年教育;2007年我国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为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2]2009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0.9%,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农村与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增加了10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西部地区学前3年毛入园率云南为54.5%,广西为52%,新疆为51.5%,甘肃为36.3%,西藏仅为5.94%。[3]2010年甘肃、宁夏、陕西的学前3年毛入园率分别为39.68%、50.9%和62.19%。②上述数据反映的仅是西部各省的城乡平均水平,而实际上西部地区除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外,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一年及三年入园率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有普及率与《规划纲要》提出的至2015年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60%,至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上述数据表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显著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同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显著也有悖于我国当前强调教育均衡和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提高入园率是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涵和艰巨任务。
  二、学前教育效益不明显,教育质量堪忧
  西方国家关于早期教育方案的评估效果认为儿童参与早期教育方案有利于提升儿童在标准化智力测试和学业成就方面的成绩。而我国学者彭俊英通过配对取样,研究了入园与否对农村儿童学习成绩、同伴关系、学习态度、降级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发现与没有入园经历的儿童比起来,有入园经历的儿童在小学期间更容易得到同伴的好评,降级的可能性更小,但入园与否对儿童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不显著。[4]这表明,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效益并不明显,对幼儿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非常有限。
  相关研究表明,高师生比、优秀的教师队伍、专家的引领、充足的资金、合格乃至优质的硬件设施等是高质量早期教育机构的特征。而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在上述几个方面现状不容乐观。
  1.学前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落后。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长期以来都处于总量偏少、分配不均的状况,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高度集中地投向了城市公办幼儿园,农村幼儿园鲜有机会能够得到有力的资金扶持,致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农村公办幼儿园覆盖面比较狭窄。如2010年甘肃省拥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数量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9.23%,拥有公办幼儿园的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3.86%。[5]第二,农村现有幼儿园在一些必要的、基本的教学设施和硬件条件上与城镇幼儿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国城市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而农村幼儿园仅为2.27平方米;城市幼儿园生均活动室面积为2.64平方米,而农村幼儿园仅为0.94平方米。[7]由于活动空间狭小,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同时,由于玩教具和游戏材料的缺乏则使灌输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农村幼儿园的教养效果差强人意。
  2.师资总量不足、专任教师数量少,师幼比低。
  长期以来,由于受幼儿教师编制、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多人不愿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另外,农村现有幼教师资队伍又由于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等原因大量流失,农村幼儿园教职工总量严重不足。如表1所示,近四年来,农村幼儿园教职工总数在全国幼儿园教职工总量中所占比例不足四分之一,与城市和县镇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在农村幼儿园有限的教职工中,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如表2所示,2006~2009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在农村幼儿园教职工总量中比例较低。一方面,农村专任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全国专任幼儿教师总量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只占农村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而由于专任教师数量非常有限,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数量与在园(班)幼儿总数之间的比例呈现出极不对称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3。
  如表3所示,在2006~2008年三年间,农村幼儿园师幼比处于较低水平。如2008年农村幼儿园的师幼比为1:51.17,这一比例无论与全国平均师幼比(1:27.54),还是城市(1:16.35)和县镇(1:25.41)师幼比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在西北地区农村幼儿园每班只配置1名教师,班级幼儿总数超编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时,班级配备专职保育员的情况却非常罕见。

《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