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金沙澳门官网 >  书信文档 >  公证书 > 内容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乡村共享力度-金沙澳门官网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0:44     阅读:次


  摘要:多年城乡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导致农村教育无论是在资源硬件配置和软件发展方面都存在众多的问题,只有加大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才能讓城乡教育获得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真正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让农村享有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教育改革;优质资源;共享力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001-05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吉林省构建和完善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探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新特点和新方式,为民盟中央教育论坛的召开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并献计献策,民盟吉林省委和吉林省教育学院民盟支委一行16人组成了课题调研组,于2018年5月19日来到辽源市足民乡中学进行了专题调研,举办了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座谈会,会谈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论题进行:第一,了解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管理、分布和配置等方面的现状;第二,乡村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哪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增加哪些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量;第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开发、运用和精准扶智等方面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五,在完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等方面有哪些好的对策和建议。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其中谈到的许多问题都引发了我们的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在收集和整理座谈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撰写了此篇论文,以期为国家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备先进教学水平,同时能够保持一定教育教学领先优势的,支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概念资源的综合。”也就是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包括的优秀教师团队、优化的课程内容、一流的教学条件以及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作为社会的一种共有资源,本应是人人有权享受的,但由于它是稀缺资源,其不充足性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新中国城乡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就非常突出地显现出其城乡之间巨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城乡教育大致经历了“城乡二元教育”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城乡二元教育阶段,城市的基础教育一般都由国家来兴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种省级、地级、县级的“重点校”、“示范校”、“名优校”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较为优势的发展格局。这些学校享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而农村学校则由农村集体兴办,多年的资源短缺导致农村的基础教育越来越落后。在整个城乡二元发展阶段,最大的问题和弊端就是让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而在第二阶段——“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阶段,国家已然意识到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会成为严重制约整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大力改善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国家确立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理念,力求加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分别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乡村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意义重大”、“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不让农村教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短板,是国家扶贫战略的优先考量,是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与先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希望城乡教育由原来的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二元对立格局逐步转变为一个相互依存、协调共生、融合发展的共同体,其宗旨就是让乡村享有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乡村还无法和城市一样共享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存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亟待各方拿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农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落后的问题仍然突显
  为了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各级县以上的政府都能够做到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农村学生的择校问题;在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如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都力争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层面上,在县域范围内努力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水平基本达到初级阶段水平的均衡——比如在硬件设施的配置方面,城乡差距较小,甚至农村学校有些教学设施比城市学校还要好,比如在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室都可以利用白板进行教学,但在城市里有些学校还做不到。
  (一)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城乡学校布局和硬件资源配置方面,政策层面基本能够做到城乡均等,但是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第一,许多地方,主要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的过度与过快,致使村小学校大量消失和兼并,乡村中小学校班级数、班额数锐减引发了农村学生去城里读书的普遍择校热,导致县镇级以上学校的数量和规模的大大增加以及大额班教学现象的重新出现,同时也引发了某些缺乏进城择校能力的农村弱势群体对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和社会程序的正义性产生某种失望的心理,使得城乡教育布局出现了新的不均衡现象。第二,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国家启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工程以来,乡村教育技术满覆盖工程实施得较好,使城镇和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总体上差距较小。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城镇与乡村都得到了同样的重视,发展较为均衡,但在小学阶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校舍功能、校舍质量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占用的资产数和生均图书占用量等部分指标方面,存在着乡村小学普遍低于城镇小学的不均衡现象。此外,初中音体美器材配备的达标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数,理化生实验仪器达标的学校数,学校的语音室、微机室、卫生室等方面的建设方面,乡村学校普遍滞后或低于城镇学校的水平。第三,对于乡村中小学校在标准化学校设施的维持和运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灯泡的更换、教学电脑的及时更新换代、塑胶跑道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与更换,这些消耗性的教学用品、体育用品无形中会增加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的经济压力,也可以说,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让先进的教学设备被有效地利用和使用起来才是更重要的,农村中小学只有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好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才能最终促进农村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乡村共享力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乡村共享力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

网站地图